臺語在句中的語詞連續變調(非正式整理)
(最近更新於:2025-04-06)
序言
有鑑於一般的Holo話教材頂多只教詞內變調,頂多關於輕聲字的讀法,但是這語言連續變調除了詞語內變調以外,句子內的連續變調也是很重要的(有點像法語的連誦)。可是許多教材經常不教,所以這裡整理一下一些資料所寫常見的規則。這裡也補充一些比較少教的詞語內變調特例規則。
其實說起來,台語的句中變調規則其實也很複雜,以下所述的規則不能適用於所有的狀況,只是做一個概略性的介紹。絕大多數是參考其他的論文與文章或教材,有小部份是自己發現的,但是我不是語言學家,可能有些錯繆或不確定之處,仍然需要多位前輩指教。
先備知識
在讀這篇之前,您先要知道:
- 白話字或台羅。
- 本調與變調的差異以及詞內變調(搜尋引擎搜尋關鍵字通常可以查到)。
- 輕聲的台羅(或白話字)標記法與輕聲的發音規則。
書寫與符號記法
本文標音法以教育部台羅拼音為主,但追加使用以下符號輔助說明變調與本調。
- 本調符·:中點。音節後方接本調符,一律唸本調。如:kiânn· 唸本調 kiânn。
- 連續變調符 ‿ :借用法語的連誦符號下滑線。音節後方如果接連續變調符,一律變調。如:Guán‿ tau 的 guán 變調。
另外有些台羅拼音既有符號需要提出說明:
- --輕聲符:雙半形連字號,符號前唸本調,符號後各音節唸輕聲。如:kiânn--tshut-lâi 的 kiânn 唸本調,tshut-lâi 唸輕聲。
- 單連字號 - :用來區別詞間斷音節。除非是輕聲音節,否則音節後方如果接單連字號-,一律變調。如:Tâi-uân-lâng 的 lâng 唸本調,Tâi-uân 變調。
又本文中句號(。或 .)前面的音節一律唸本調。
有些片語標示國際音標 (IPA),IPA 表示實際讀法,非原有聲調。輕聲聲調特性複雜,IPA 不標調形。
第 1 至 8 調,調值參考洪宏元主編《學生台華雙語活用辭書》(2009) p.1194 的高雄腔調值,列如下。第 9 調(高昇調)暫且記為˧˥(35)。調型表如下:
調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調名 | 陰平 | 陰上 | 陰去 | 陰入 | 陽平 | 陽上 | 陽去 | 陽入 | 第 9 調 |
例字 | 衫 | 短 | 褲 | 闊 | 人 | 矮 | 鼻 | 直 | 「芳」芳芳 |
調型 | ˦˦ | ˥˧ | ˨˩ | ˧˨ | ˨˦ | n/a | ˧˧ | ˦1 | ˧˥ |
詞內的變調特例
以下講的是少數人會忽略的詞內變調特例,如果已經知道的,請看下一章。
除了一般人知道的基本變調以外,還有以下的特殊型詞內變調,可供參考(楊允言等)。
仔前變調
「
「仔」字前面如果接 -m、-n、-ng、-p、-t、-k,會有連音變化,詳見參考連結的台灣閩南語的變調。
範例:
1.
2.
3.
4.
三字疊字詞變調
三字疊字詞如果第一個字為第1調、第5調、第7調、第8調,讀成第9調(高昇調)。台羅拼音以◌̋(雙撇號)表示。範例:
- 變調前:tshi̋ng-tshing-tshing.漢字:清清清。(「清」本來讀tshing)IPA:t͡ɕʰiŋ˧˥t͡ɕʰiŋ˧˧t͡ɕʰiŋ˦˦
- 變調前:a̋ng-âng-âng.漢字:紅紅紅。(「紅」本來讀âng)IPA:aŋ˧˥aŋ˧˧aŋ˨˦
- 變調前:tsi̋ng-tsīng-tsīng.漢字:靜靜靜。(「靜」本來讀tsīng)IPA:t͡ɕiŋ˧˥t͡ɕiŋ˨˩t͡ɕiŋ˧˧
- 變調前:ti̋t-ti̍t-ti̍t.漢字:直直直。(「直」本來讀ti̍t)IPA:tit̚˧˥tit̚˧˨tit̚˦
再變調
第4調-h結尾的字有時候會二次變調讀成第1調(4→2→1),楊允言等人的論文收錄的例子是「
另外上述論文還收錄第3調二次變調為第1調的範例(3→2→1)。第3調的再變調可在此舉範例為:
所有通則的例外(重要)與附帶說明
- 文言文或文言字詞,正式書面語讀法可能有不同,許多原本要變調的地方本調比較多(潘科元,2018)。
- 輕聲字在輕聲符號(--)後面讀輕聲,--前面一字讀本調。
- 以下僅為大略規則,可能仍有其他例外。
名詞、代詞
人稱代名詞
- 人稱代詞(我、
你 、伊、咱、阮、𪜶 )當主詞或是兼語2時,則主詞字尾變調。如: - 台羅:Lí‿lâi‿tsia.漢字:你來遮。
- 註:「我」是上一個動詞(叫)的受詞,是下一個動詞(寫)的主詞,所以是兼語。台羅:Lí‿kiò‿guá‿siá‿kong-khò.漢字:你叫我寫功課。
- 「啥物」(siánn-mih) 應該也適用這個規則,但還需要文獻確認。
當所有格時或是後接「ê」,讀變調。這裡 ê 不標輕聲符號,但不太確定是不是輕聲,確定的是要唸變調後的中平調。以下假設不是輕聲,要變調。舉例:
- 台羅:Lí‿ê‿toh-á.漢字:你的桌仔。
- 台羅:Lán‿tau.漢字:咱兜。
- 台羅:Guá‿leh‿tshuē--lí.漢字:我咧揣你。(不強調「你」)
- 台羅:Guá‿leh‿tshuē‿lí.漢字:我咧揣你。(強調「你」)
其他
其他詞類以讀本調為原則。如:
台羅:A-bîng·hōo‿A-tsuí-tsím·jī-tsa̍p khoo.漢字:阿明予阿水嬸二十箍。註:阿明(主詞)、阿水嬸(間接受詞)、二十箍(直接受詞)字尾都要唸本調。
名詞與後接名(代)詞中間以「
的 」連接,的讀輕聲,「的」的前一字讀本調。這種情況的「的」寫成台羅是 --ê(文獻待考)。台羅:Ta̍k-ke--êǹg-bāng.漢字:逐家的向望。(「逐家」讀本調)受詞(片語)提前的句子,受詞(片語)字尾讀本調(這可以不用記)(文獻待考)。
台羅:Tsheh·ū‿bé--ah.漢字:冊有買矣。三字詞(含姓名)最後一個字本調,其他的字讀變調(文獻待考)。
台羅:Lí‿Siok-hun.漢字:李淑芬。四字詞如果為慣常使用的語詞,末字讀本調,其餘讀變調;如果這個詞比較罕用,且可以拆成兩個雙字詞單元,則將其分拆,每個雙字時單元尾字讀本調,其餘變調。
- 常見字詞 台羅:Tāi-uân‿Tāi-ha̍k漢字:臺灣大學
- 非常見字詞,可拆成2+2單元: 台羅:ti̍t-kak·tsú-gī漢字:直覺主義
- 非常見字詞,不可拆成2+2單元,則當成一整個四字詞處理:台羅:Pak‿Ài-ní-lân漢字:北愛爾蘭
- 常見字詞
五個字以上的名詞片語,有一種變調方法是把它儘量拆成更小的詞單元(二到四個字),每個單元尾字讀本調,其餘變調。
台羅:Tâi-uân‿Thih-lōo·Kuán-lí-kio̍k漢字:台灣鐵路管理局多個詞並列時,各個詞尾字讀本調。
台羅:Tâi-pak·,Tâi-tiong·,Ko-hiông漢字:台北、台中、高雄啥物 (siánn-mih) 連尾字要一起變調的時候,尾字變成高升調(第一調)。如:
變調前:Siánn-mih‿tāi-tsì?漢字:啥物代誌?變調後:Siann·mi·tài·tsì?IPA:siã˦˦mi˦˦tai˨˩t͡si˨˩
數詞、量詞
- 數字以每4位(萬、億、兆……)切分為多組單位,每個單位字尾讀本調,其餘變調(文獻待補): 台羅:tsi̍t-ik·nn̄g-tshing‿sann-pah‿sì-tsa̍p-gōo‿bān·la̍k-tshing‿tshit-pah‿peh-tsa̍p-káu漢字:一億兩千三百四十五萬六千七百八十九
- 數詞後接量詞,數詞變調(文獻待補): 台羅:tsi̍tki漢字:一枝
- 後接被修飾名詞時,量詞變調,其餘不變調。如: 台羅:tsi̍t‿tsâng‿tshiū-á漢字:一欉樹仔台羅:tshang-á·sann‿pé·漢字:蔥仔三把
動詞
- 動詞後面接受詞或補語(一種說明動詞的詞性)時,則字尾變調。但是接補語「來」、「去」、「…來」(如:落來)、「…去」的特殊情況,請參考「動詞>動詞的輕聲 2.節」。 台羅:A-kùi--áó‿tsúi-tsénn-á.漢字:阿貴仔挖水井仔。台羅:Siá-liáu‿tsit‿tiunn‿phue.漢字:寫了這張批。(「了」是補語)
- 但是:如果後面只接人稱代詞(我、你、伊等),而且不強調受詞,則動詞字尾讀本調,代詞讀輕聲(寫成台羅拼音前方加--)。參見「名詞、代詞>人稱代名詞 1.3.節」。
欲 的再變調,請看「副詞>二次變調 1. 節」。
動詞合音、省略代詞
- Kā(共)若省略後接代詞「伊」,則不變調。如:註:共後面省略代詞「伊」,所以不變調。台羅:Lí‿kā·khuànn.漢字:你共看。
- Hőng(予人)合音我使用上應該不變調。Mőo(毋好)應該也是不變調(文獻待考)。
動詞的輕聲
- 動詞後面如果接助詞「過、著」,且後方未接受詞時,「過、著」讀輕聲,前字讀本調。其餘情況動詞與助詞都當作一個動詞處理。 台羅:Guá‿ū‿tshiùnn--kuè.漢字:我有唱過。(句尾不接受詞)台羅:Guá‿ū‿tshiùnn-kuè‿tsit‿tiâu‿kua.漢字:我有唱過這條歌。(句尾接受詞)
- 動詞後面如果接「來」、「去」、「…來」(如:落來)、「…去」(如:落去)等補語,且位於句尾或子句尾,或後接輕聲字,則補語讀輕聲,其前面的動詞讀本調。其餘情況動詞和補語都當作一個動詞詞組處理。以下以動詞「
行 」結合補語「出去 」為例:台羅:Guá‿kiânn--tshut-khì.漢字:我行出去。(「行出去」位於句尾,「行」讀本調,「出去」讀輕聲)台羅:Guá‿kiânn‿ tshut-khì‿guā-kháu.漢字:我行 出去外口。(「行出去」不位於句尾,「行」也要變調)
副詞
時間、地點副詞(含副詞片語)尾字讀本調(文獻待補)。如:
- 變調前:Lí‿sì-tiám·tio̍h‿kàu.漢字:你四點著到。
- 變調前:Tsit-pîng·ū‿lí‿ê‿phue.漢字:這爿有你ê批。
動詞在副詞前面時,副詞尾字讀本調。
變調前:Tshuân·piān-piān.漢字:攢便便。(「便便」末字讀本調。)副詞在被修飾的動詞、形容詞、副詞前面,尾字變調。
變調前:Kín‿lâi‿tsia.漢字:緊來遮。變調前:siōng‿súi漢字:上媠時間片語或地點片語可參考「名詞、代詞>其他」的第4~6項說明與「數詞、量詞」變調。
變調前:tiū-tiânn‿pinn漢字:稻埕邊變調前:kàu-ūi·tsìn-tsîng漢字:到位進前變調前:ē-poo‿sann-tiám·jī-tsa̍p-tshit‿hun漢字:下晡三點二十七分變調前:Tâi-tiong-tshī·Lâm-tūn-khu·Hiòng-siōng-lōo·Jī-tuānn·tsi̍t-pah‿káu-tsa̍p-káu‿hō漢字:台中市南屯區向上路二段一百九十九號
二次變調
- 表動作正在進行的副詞「咧」(leh/teh)、即將的副詞或想要的動詞「欲」(beh)、再次的「閣」(koh)、比較形容詞的「較」(khah),要二次變調後(4→2→1)讀如第一調高平,而不是高降調。如:
1.2.變調前:Guá‿leh‿tsia̍h-pn̄g.漢字:我咧食飯。變調後:Gua·le·tsià·pn̄g.IPA:ɡua˦˦le˦˦t͡sia˨˩pŋ̩˧˧3.變調前:Beh‿khì‿Sin-tik.漢字:欲去新竹。變調後:Be·khíSīn·tik.IPA:be˦˦kʰi˥˧sin˧˧tĭk̚˧˨4.變調前:Koh‿án-ne.漢字:閣按呢。變調後:Ko·an·ne.IPA:ko˦˦an˦˦ne˦˦變調前:I‿khah‿suí.漢字:伊較媠。變調後:Ī·kha·suí.IPA:i˧˧kʰa˦˦sui˥˧ - 表動作即將發生的副詞「咧欲」 (teh-beh 等) 變調後兩個音節都讀如第一調高平。如:
形容詞
- 後加「的」時,讀本調,「的」讀輕聲。變調前:thuân-thóng--êkua漢字:傳統的歌
- 後不加「的」卻直接連接被修飾名詞時,形容詞尾字變調。變調前:hó‿miâ-siann漢字:好名聲
介詞
介詞後面接被連接片語或詞語,則該連接詞尾字變調(文獻待補)。如:
連接詞
連接詞後面接被連接片語或詞語,則該連接詞尾字變調(文獻待補)。如:
子句
各子句之間分拆處理(文獻待補)。比如:
這裡處理時間副詞片語「佇我坐火車以前」時,遇到「我坐火車」,要當成一個句子個別處理;「行過斑馬線」也要當成一個句子分別處理。
處理結果:
Tī‿ guá‿ tsē‿ hué-tshia· í-tsîng·, guá‿ kuānn‿ hîng-lí·, kiânn-kuè‿ pan-bé-suànn.
參考
- 潘科元,2014,台語變調:四字詞「煙火安全」愛比照「交通安全#」前三字攏變調?
- 潘科元,2014,「台灣語言文學系」唸台語按怎變調?
- 潘科元,2018,台語三境界佮本變調
- 駱嘉鵬,2018,台灣閩南語的連讀變調和語言節奏
- 楊允言、李盛安、劉杰岳、高成炎,台語變調系統實作研究
- 台灣閩南語的變調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的「
共 」詞目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的「
的 」詞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