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錯之語二篇(速記與對話的因子,與科技要不要做影響評估分析)

速記與對話的因子

速記是一種在前錄音設施時代使用的記錄對話的方法,以筆畫的形狀、方向和位置來表示音素,從而追趕快速的對話中出現的音素,再轉成音素對應的文字。而除了使用音素的記號以外,有些常出現的字詞也會用別的縮寫代替,簡省記載的空間和時間。

它本身就是在會議或是法庭等等記錄所產生的工具,反映出人們對於重要的會議對話或是發言,想要記載得更好的想法。但要如何詳細的記錄一個會議的對話?可以分成幾個層面:首先是語言的表面語義,就是一句話表面呈現的意思,就像「小明吃地瓜」的語義是:「一個叫小明的人或是物將番薯這種植物放進他的消化系統裏」,這可以用語音轉文字處理。

但是對話也有聲調,聲調也爲對話附加了背後的含義,比如一些感情的表達,是依附在聲調上的。若是沒有聲調,會讓人無法瞭解發言者的感情,而用自己的觀點推敲這句話是否為讚美、反諷,或是情緒的抒發等等。同樣的,還有肢體語言、臉部表情,這些也是影響發言表示意思的潛藏因子。對於記載這些因子,可以用錄音和錄影輔助。

可是另外一面,就算知道對話語義和那些非語言的表達因子,還是有可能會不知道對話的詳盡意義是什麼。而若是對話裏出現大家不說卻有共識的某個資訊,而記錄者不知道的話,也會造成對話過程的遺漏。比如說,討論的人們精通討論用語,且討論中使用雙關修辭,但是記錄者是非討論用語母語者,那可能會不知道這句雙關語的意思。

科技要不要做影響評估分析?

現在的科技,雖然導致人們生活的樂趣大爲增加,但是也導致資源的濫用,或是影響社會成員的行爲,個人權利的維護(比如個人資訊的處理使用權)也有了隱憂。有些人也針對這種社會問題進行如「監控資本主義」的批判,或是進行對數位巨頭抵制。

之所以這樣,或許可以從科技起源的源頭來看。通常一個科技的發明,是因為人們想要解決問題而產生的。就像爲了更快速的載運城際旅客,高鐵這種技術被研發出來。當研發一種科技或產品的時候,往往社會(或部分人)會瀰漫着一股樂觀的觀點,比如「比特幣開發出來以後,就一定能夠避免政府掌握金融導致的問題」,當然這些樂觀的人包含開發方——假設對科技研發的結果不樂觀的話,那研發團隊爲什麼要自討苦吃呢?

但是,科技往往也會有不良的副作用,就像菜刀可以助人獲得一餐,也可以讓人失去生命。比如說運輸科技的發展,導致廢棄物惡意棄置在以前很難到達的地方;傳播科技的發展,也能夠讓強勢者的語言在弱勢語言的社羣出現的頻率更高,從而影響了既有的語言環境。也因此有人對科技的發展,抱持着懷疑或審慎的態度,甚至出現了新盧德主義,反對科技的發展。

當前全世界對科技發展的追求仍然沒有停下來的趨勢,指望科技發展阻絕也沒辦法。而在支持科技自由發展使用和完全禁絕之間,是不是有另一條可行的方法?就像地區的大型建設,需要環境影響評估,以全面性的分析並提出因應方案,來減少對週邊的影響般,新科技的使用,是否也該學習做這樣的分析呢?

環境影響評估,是依法規定,且對環境有不良影響之虞的開發行爲需要做的,照樣,若是一個科技的發明和使用,對牽涉到其生產、使用、回收、運輸等等的社會有不良影響,應該要有一個評估分析,及管理其使用的機制。比如說真正的腦機介面設備若是準備要大量上市,應該要先分析使用的人有哪些,生產影響的人有哪些,並且預估這套設備若是大量使用,會不會造成使用者得到疾病?會不會造成對人腦連接機器的相關機器裝置的過度依賴?對沒有使用的人,會不會構成因為無法接到電腦系統處理,從而無法使用該系統的歧視問題?然後藉由專家學者和該案所涉公民的討論,釐清問題與尋求解決方向,並進行後續的定期追蹤,從而將科技帶給社會的潛在負面影響,在執行前儘量控制。

雖然有些人可能認爲,科技影響的層面太廣泛了,無法確認對社會的影響範圍寬窄,而且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人們無法測度,現在直接推論評估科技的影響也不一定真的符合未來的情形變化趨勢。但是這可能可以靠分析同類型科技對社會諸多層面的個別影響範圍,從而決定評估的項目,讓評估更符合需求。另外也可以藉由過去類似案件的發展模式——比如說電動機車引入臺灣後的市場佔有變化,來估計某個新興個人交通工具未來的可能影響範圍。

現在科技的發展仍在高速進行,絕大多數人身處這股潮流中。但是面對科技帶來的腫腫的問題,如果現在不好好想出評估的機制,人們終究在下一個科技的美夢中,吞着上一個科技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