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打字機之旅(主要提Brother 300)

(原於同日刊於 PTT 文具 [stationery] 板)
(更新日期:2023-02-22)

(文長注意,使用 Markdown 格式)

我小時候雖然有玩過家父因大專時課業需要而買來練英打的打字機,但後來不知所終,所以一直以來用電腦或是所寫。

但最近鑑於自己覺得電腦使用頻率過高,且有點想要練習英語的使用,打算使用打字機作爲文字處理工具,也自己到網路上搜尋有沒有相關的資訊。

於 Windows 10 讓 Rust 專案使用 Cairo 和 Harfbuzz函式庫

Cargo.toml 中的 Dependencies 插入如(版本請依最新版而定):

[dependencies]
harfbuzz_rs = "1.2.0"
cairo-rs = "0.14.1"
glib = "0.14.2"

安裝 MSYS2,用該程式的終端機安裝下列程式:

pacman -Sy mingw-w64-i686-cairo mingw-w64-i686-glib2 mingw-w64-i686-harfbuzz

Windows 10 的控制台的「系統>進階系統設定」的「環境變數」的 Path(路徑)附加

C:\msys64\usr\bin</pre>

在編譯命令列中 Powershell 加入這句

$env:PKG_CONFIG_PATH+="C:\msys64\mingw32\lib\pkgconfig"

cargo build 應該就沒問題了。

Clochur 玩具語言直譯器以及編輯器0.0.1發佈

(最新更新:2021-07-10)

介紹

這個軟體是一個玩具語言的直譯器以及編輯器,使用者可以在以PyQt5的Qscintilla函式庫撰寫的編輯器中,使用一種以方括號[]區隔語法邊界的類似LISP的語言,透過用Python3寫的直譯器轉換成SILE排版引擎(類似LaTeX)能夠讀得懂的XML語言,再用SILE轉換成.pdf。

雖然講得有點複雜,總之就是一個可以從LISP產出 pdf 的玩具語言和編輯器。但是不可能像LaTeX和SILE那麼齊全就是了,就算有巨集擴展。

台.中故事——羅13:1 (Romh. 13:1)

(原著於 2020-06-24)

  在市中心的某家茶館,星期六接近中午,街道上車子不多,呈現閒散的氣氛,店裡,小小間的,人不多,內部雖然不是非常喧囂,但可以看出各桌各桌三五成群交談的樣子,好不熱鬧。

  「這家店的珍珠奶茶很有名,請喝吧!」我急忙招呼眼前的客人,那位年紀比我大幾歲的朋友豪邁的用吸管喝著。「和我們內地的不一樣呢,感覺這邊的用料比較有勁。」他說。

台.中故事(目錄 Clár Ábair)

著於2021年上半的,以這座城市為主的短篇故事。

台.中故事——離與歸 (Imeaċt & Returning)

(原著於 2020 年上半)

  負載著約兩百萬人這個大臉盆的上方,一如既往的被灰濛濛的塵埃覆載著。雖然是冬天,但空氣只有料峭,大通路上的機車騎士只是在起風的時候略為瑟縮,並沒有真正的感到錐心刺骨的寒——

  就算是真正的寒冷,仍然還是不得不催引擎往前進,就像時間的流動一樣。

台.中故事——所說的語言 (An Teanga Agamsa)

(原著於 2020 年上半)

  「雞原來是會飛的,但是咋的養殖的雞為什麼不會飛呢?這其實經過了相當的一段進程……」

  看著跳出來的一段Youtube的科普影片,我搖了搖頭,於是將它關掉。為什麼要用「咋的」?這還是台灣口音的節目呢!算了,不禁感嘆現在中國用語的無所不在,但是這也沒有用,我還是專心寫我的功課好了。

談自「三十歲死了,八十歲安葬」這句話

(最近更新:2021-05-12)

  據說日本小說家本間久雄(雖然無法證實是他說的)留下這句名言:「很多人三十歲就死了,八十歲才埋葬」。這句話或許有不同的解讀,但是以下我假設這句意指:「許多人到三十歲就放棄夢想,只是為了生存、身邊的人,或是為活著而活著,彷彿失去了自己,成為無主的行屍走肉,一直到肉身真正氣絕為止。」

  雖然有些人會想要拿這句話自戒,但是筆者認為通常還是難免。許多人經常會受到各種內在外在的限制,終究走向這一條路。以下為因素舉例: